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靜思] 慈悲

想去看藏傳佛教文物展有好一陣子了。
上星期趁著周末,與好友相約一起去看展,看到了海報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像,覺得與最近以來的沉澱相契而有所感悟。
或許這也是特別因緣吧。

千手千眼觀音像頂上那十一面相,由上而下各自所代表的是承襲的法源(阿彌陀佛頭相,代表理性之光)以及十地菩薩的階段。
十地表示有十種階段,共有四層,最上層是忿怒悲相,是總結。再往下三層各三個菩薩慈相。
同一層中的三菩薩慈相,各自應對是貪嗔痴三執,也就是由菩提初心起,而修持慈道的過程中,所容易吸引遭逢的人事物。
往上三層各破惑障、業障、苦障等三障。

修習菩薩道,是救苦救難。換個角度想,行此道者,來到身邊的人事物若不是有苦有難,又如何施救?因此,那也得是看到他人的貪嗔癡才行。
用白話來說,就是行菩薩道的特性,特別會遇到身心有問題的人,他們的思維觀點有問題,生活有問題,需要被解救,所以才會被吸引到行菩薩道的修者生命裡來出現。

然而,這就是重點,不只該看到他人的貪嗔癡,更要看到自己的!
見他人三執而起心動念,不也是自身有問題嗎?以自己所持執的標準,認定他人有問題而需施救渡,怎不先反省思考自身的心態才是問題根源?
至於為何會三層,表示會越往上修越會遇到棘手的,考驗總是會不斷的重覆遭遇。
幾時能停止?就在忿怒悲相終結。

慈者,柔心,悲者,慧斷。
何謂慈悲?柔心與慧斷。只具柔心,易流於腐仁,只具慧斷,便流於嚴苛。
因此,菩薩道的極致便會是明王道。行慈道轉悟悲道,才會是圓滿。
遇到有問題的,伸手施救,但拉不起來的就得放棄。不僅斷人,更是斷己。不該在那邊鑽牛角尖,變成自己入了執陷而無覺知。
大慈救護,大悲度脫,於人,於己皆需如此。

《十二因緣論》云:『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最初之因由何起始?『無明』。
若能制御『無明』,便能離斷諸多緣苦。
但這必須是由自己決定,不能讓他人承擔。
願意決定的,自然知道該做什麼,而遇上能適當拉一把的人,也是決定於自身最初的選擇。
扶不起來的阿斗就是指連決定都不想承擔,只把責任丟給他人。

把人生的決定權丟給他人,這種思維的邏輯上是有問題的,有誰能有幫他人決定生命走向的權利與承擔?
所以說,並非緣份決定一切,而是需先有了決定,其餘因緣才會接連鋪陳開展。
這其間看似是環環相扣,但是每一個人還是有他的自主跟選擇,才能決定後來的發展。
修行之事不必想得太玄,其實回歸到一個最原始的目的:生存與進化,這樣就整個很明白了。

那麼,替他人決定生命走向,這更是不正確的思維。
遇到他人之苦,那到底該不該伸手拉一把?需先考量自身能力,以其適合的方式後,若不傷人更不害己,就試試。
若會傷人或害己,就該停止。這裡說的傷人害己是包含養成當事者的依賴性,以為不必長進,反正有啥事都會有人幫他搞定的扭曲思維。

姑不論這到底是「自利」或「利他」,這些形式片面上的定義其實不必太過鑽研。
生命的過程本來就是種學習,遇到了困難,面對並處理,在沒有學會懂得正確方法前,也容易產生挫折。但是嘗試錯誤也是種學習,一步步堅持與努力,自然會找到出路。

引申蔡肇祺先生對『愛』的闡釋:

『愛,是要助人能盡其義務與責任,非代人盡其義務與責任;而令人失去其人生目的、生命價值。這一點必須明辨清楚,不然,自以為在愛人,其實,是在害人。』

『愛,絕不可以使對方生出依賴心,那便減弱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害他的想念行為愈違背宇宙神理,而為魔所乘。』

『愛,不要愛得太嚴,一愛得太嚴,愛便變成責備,而使對方退縮不前,失去趨向光明的勇氣,而不敢接受他人之愛,以致於逐漸孤獨自己。』

至此,又想起另一個問題。
常見弔詭邏輯,希望他人都擁有幸福,這想法是對的嗎?
問題就在於『幸福』究竟該是什麼。
用自己標準看他人而論斷之,公平嗎?而且,這往往就是造成紛爭的根源。

好比說,有人打著理想與正義的旗號,所持理由就是為了誰好,但言行盡是讓他人感覺壓迫。這種『為了誰好』的方式,充其量也僅是種自以為是的理想,暴虎馮河的正義。
孟子曰:『人之患也,在好為人師。』即是此謂。

許多親子、夫妻間關係裡的緊張與磨擦,也常因此而起。
倘若能懂得尊重對方的思維與選擇,跳脫自我感覺良好的病態優越感,才能看見真正的面貌。
『擇善固執』與『剛愎自用』,往往只在一線之別。


忿怒悲相主要是拿來斬斷自我內心的執念,尊重自然萬物,而不違之。明善惡是非而不執取,方是入世之道。

誠如《莊子‧應帝王篇》:
『南海之地為鯈,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地為混沌。鯈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鯈與忽謀取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

鯈與忽為謀報混沌之德,卻自以為是的否定混沌的自然,卻害死了他。

仔細想想,在我們日常生活裡,日是否也常陷於這種自以為是的漩渦裡?
那麼,就該斷棄執念了,以忿怒悲相,慧斷內心無明,擁抱理性之光。

無為,無違。
生命終會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