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靜思] 【男孩 VS. 男人】

男孩要成長為男人,需要學會孤獨無助。
只有在不能退縮,只能硬著頭皮面對的時候,才能學會承擔。

為何當兵對所有男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回憶,因為在當兵的時候,才是真正脫離家裡,強制過群體生活。

在這群體生活裡,有各種的訓練,考驗磨練。
不管合理與否,它就是發生了,說什麼理由都沒用,唯有面對一途。

有趣的是,雖然是群體生活,但其實是孤單面對的。
當把一個人的所有依賴都徹底剝奪掉,使其成為孤獨的時候,才能往群體更靠近。

就像一個溺水者,即使一根稻草也會想拼命抓住般,在絕對孤獨的時候,張開雙手接納他的團體就會成為他願意付出信賴的對象。
當他願意了,他也會願意服從這個群體裡的規矩,秩序,並且試圖維護它。

當然,這裡所指的當兵並不包括短期或國民兵與替代役,畢竟這類的兵役若非兵期太短就像參加戰鬥營般,就是根本還是在社會裡生活,並未經歷陷於孤獨的必要洗禮。

男孩與男人的最大差別,就在於承擔。
勇於面對與承擔,已經是男人心理成熟的必要條件了。

當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時候,首先的想法模式,決定了是男孩或是男人。
男孩的想法總是逃避,不管是怎樣的理由。
因為,在內心裡覺得,乾脆離開好了。
然而,離開之後,卻沒有太多的思考。
在那當下只想離開,不論是冠冕堂皇的解脫,或是猥褻卑鄙的逃離。

男人卻不是如此。
成熟的男人,會先試圖瞭解現在自己陷於怎樣的處境。
眼前的問題,影響性是如何?有沒可能造成擴大影響?
有沒有解決的方式?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甚至,是否有解決的必要?這都是評估。
即便是在思慮過後,離開是最佳的方式,那麼也必定會鋪陳離開後的計劃,而不是天真的等待運氣,或到時再說。

男孩與男人的差別,只要在年紀成年以後,就以心理層次來決定其分野了。
自小好命的男孩,一輩子從未陷於孤獨,不論遇到什麼問題總有人幫他扛,總有退路,總有可以躲藏的地方。
就算是年紀一大把,心理也還只是個男孩,並未學會真正的承擔勇氣。
成熟男人的心是寬廣的,懂得在行到水窮處還能坐看雲起時。
自信,不是虛張聲勢,而是來自於對許多事的透澈。
那份真誠與淡然,才是真男人本色。

男孩的人生,並不是為了自己活。
因為自己始終附屬於家庭的延伸,若父母是根,自己則是枝葉。
自己的感情,是為了成就婚姻,而這樣的婚姻則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
在這種傳統家庭觀的色彩下所成長的男孩,永遠長不大。
他從來沒有過真正的自己,更害怕成為真正的自己。
因此,不管多高遠的理想,只為了父母家庭,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對於活出自己,男孩總是會無所不用其極的為自己的難堪合理化,忠孝節義,倫理道德,有何不對?
有問題的並不在忠孝節義倫理道德本身,而是為了什麼,為了滿足誰,為了成就誰的期望。

男人行事,會清楚計算所有的代價。
不管是行善與做惡,都是如此。
因為,它是為了自己。
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專長才能,該在哪裡發揮。
對於感情,他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即便是違反所有人也在所不惜。
對於婚姻,是他想要,也尊重另一半想要,倆個人共同經營相同的目標與夢想,讓自己成為真正的根,不再是原生家庭的延伸附屬。
就像著名的英國溫莎公爵,寧可為了摯愛而放棄繼承王位。他相當清楚自己做的選擇與代價,並勇敢的接受它。
既然落了地,那就生了根。

老實說,要能做到如此真的並不容易,要從男孩成長為男人,需要持續的勇氣與不斷的堅持學習。
在歷經挫折困難中成長,也要學會接受,原來自己有時候也會很脆弱,也會想哭泣。
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因為接受自己的懦弱,才叫做勇氣。

煩燥易怒是因為自己缺乏安全感,處於懦弱的時候,接受它,而不要害怕去碰觸它。
揭開一層又一層自欺欺人的面紗,瞭解自己原來也不是那麼堅強,是很重要的事。
至少,接受後就能夠活得更坦然,是吧。
希望男孩們,都能成長為真正的男人,不論你今年貴庚。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交流] 十二因緣論

『十二因緣論』: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這是『十二因緣』論,也是釋迦牟尼求道的根源。
要解釋白話,要顛倒過來講比較清楚。

『緣』這個字,是當動詞用,指『引發』,『導致產生』的意思。

據眾所知,當初釋迦牟尼貴為王子卻出家求道,是因為看見了生老病死的景況。所以他就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產生,並尋求解脫之法,才開始求道。

十二因緣論由最後開始講起。

為何人會有老死,是因為生。
出生在這世上,就免不了要經歷這些事,這是生命中的歷程。
為何會『生』,在於『有』。
『有』,用白話來說就是種『得』,『擁有』的意思。與前因的『取』一起來看,會比較明白些。
『取』就是種欲望,想要。
因為『想要』,所以追求爭取而『擁有』。
就是想法裡的欲望與實際行動間的串連。

當然這樣子講會比較抽象些,如果以人的生命是由父母結合而生的例子來看會比較清楚點。
父母因為愛欲而生孩子,就創造出新生命。
而這個『取』的『欲望』,是包含著主觀選擇性意向的,想要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這都是有特定選擇標準在。
再更深入探究,這樣的特定選擇觀是從何而來,那就是一種喜歡,也就是『愛』。

這裡的愛並不是只用稱於男女情愛而言,是廣義的『喜愛』。
『愛』這個字就有意思了。
為何會讓一個人產生特別的喜好,那是來自於感受。
好比說,吃甜食會讓人感覺愉悅,所以愛上這樣的愉悅感,逐漸成為嗜吃甜食。
許許多多的上癮症狀也是類似過程形成的。
會愛一個人,不也是因為這個人讓自己感到歡喜嗎?
雖然也是有愛得很痛苦的啦,但有的人就是愛上這種感覺就對了。

再來講『受』,這裡的『受』並不是相對於『攻』而言.....噗..
『受』是指感受,是心理層面的知覺。
各種感受,來自於各種接觸,感知。
這樣子講又有點抽象了。

再加上更之前的『六入』一起談會比較清楚。
『六入』指的就是名色受想行識等六種感知。

色受想行識又稱五蘊,在心經裡面有提及。
為何出家剃渡要稱『六根清淨』,就是指『名色受想行識』這六種感知都要清淨(不執)。

簡單來說,這些外在感知如眼見,鼻嗅,耳聞,身觸等等知覺訊息,都會造成內心的想法產生與改變。
最簡單例子,看到悲劇電影會難過想哭,聽到笑話會想笑,這都是內心與外界互動所產生而來的。
好像連名色也講完了?

再來談『識』,『識』其實就是種『認知』。
這又更抽象了....
再舉例。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像是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是什麼人等等,並不是出生就知道。
當自己覺得不受尊重時,就會生氣。
問題來了,什麼叫尊重,什麼又是不尊重,標準在哪裡?
這標準是在自己心裡的。
那又為何會產生這標準出來?
葉少爺為何那麼囂張?
是後天受寵溺,造成他內心偏差。
這句呢,也解釋了『行緣識』。

那最前面那句是最難解釋的,因為釋迦牟尼也說他不知道該怎麼講,所以稱為『無明』。
白話點來講可以說,阿就莫名其妙啊。

十二因緣論這樣白話講就完畢了嗎?當然不只這樣而已,這是九九連環啊。
由後面講到前面,還要再從前面講到後面才可以。
XD..釋迦牟尼...這麼有智慧要死喔....

由剛剛從後講到前,聽起來都滿零碎的,很難串起來。
由後到前,是釋迦牟尼求道過程慢慢探知。
因此,若循著這樣的方向,會是較零碎的。
將完整的由前到後再理解過,才會是經過統整的。

從莫名其妙不知該怎麼說明的源起,而與這世界開始有了互動。
在互動中,產生了認知感,而這些認知,經由各種感官訊息與內心產生了互動。
前面的互動與此時的互動略有不同。
前面是天性使然,也有人說是生命中的突然。
但後面的互動,則是種有意識的思想行為。
在這樣的互動裡,內心的感受讓自己產生了喜惡之心,會選擇什麼喜歡,什麼厭惡。
而因為有了喜歡的念頭,也同時產生了選擇標準出來。
會做選擇,那也就是有了欲望,想要。
在這欲望作用下而去爭取,獲得。
從原本停留在想法念頭裡,成為了實際的創造與擁有。
既然已經成為實際的擁有與存在,那麼就會經歷破壞,毀滅這樣的歷程。
然後又回歸到空寂無物。

在釋迦牟尼的生命哲學觀裡,並沒有所謂的始與終這種單線式思維,而是以循環不息的現象來講。
比如在阿含經裡提及宇宙源起,開宗明義就說他不知道幾時開始也不知幾時結束,所以他只拿其中一段循環來講。
而十二因緣論較讓人難以理解的原因,就在於這十二因緣不只是講到從無明到老死的循環,還有混及內心抽象與外在實際之間的交互影響作用循環。
好比一開始講無明緣行的互動,再到行緣識的認知建立,然後一路再到受愛取有,整個就像麻花捲一樣。
所以要理解十二因緣論,我個人的解讀是由後反解到前,再由前一路講回到後,也是以循環式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