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交流] 史托克悖論(The Stockdale Paradox)

在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著名的企管著作《Good to Great》裏曾提及參訪史托克戴爾(James Stockdale)的故事。

史托克·戴爾是在越戰中被俘虜的最高軍階美國軍人。
從1965年到1973年間,當他被囚於「河內希爾頓Hanoi Hilton)或火爐監獄(Hỏa Lò)」的八年日子裡,不斷被越軍虐待,不知幾時能被釋放,每天都過著不知是否能活到明天的日子,史托克戴爾夫婦合著的《愛與戰爭》(In Love and War)書中描述了囚禁在戰俘營的八年中他們夫婦倆各自的經歷。

當吉姆·柯林斯問及史托克·戴爾如何撐過那痛苦八年時,史托克在囚禁期間觀察到,因為捱不過而死在監獄的美軍弟兄們大多都是樂觀主義者的現象。

這些人在困境中強撐樂觀,不斷的對自己說,『聖誕節以前,我們就會被釋放』,然而當聖誕節來了又去,什麼也沒發生;接著他們又說,『復活節以前,我們一定會脫困。』然而復活節又來又去,接著是感恩節…這些樂觀者的希望一再粉碎後逐漸變得意志消沉,也放棄跟越軍對抗,最後因為心碎而放棄了自己並死去。

史托克並認為,能夠捱得過困境的並不是樂觀主義者,而是擁有著雙重性格的人。這些人懂得分辨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他們一方面要抱有堅定的信心,另一方面卻該以實際態度和長久紀律去接受殘酷的現實,而絕不能把對未來的信心和面對現實的紀律混為一談。

吉姆·柯林斯對於史托克所說的雙重性格稱之為「史托克悖論(The Stockdale Paradox)」,並認為優秀企業的重要特質之一即是「史托迪悖論」,這些企業能夠懂得以務實和紀律來面對接受殘酷的現實,但卻又不忘緊握長遠目標所在。

在許多企業倒閉的例子中,正可利用此論來說明失敗的理由。管理者太高估自己及管理團隊的能力,訂定了不切實際的目標,以為只要命運在自己手上,憑着幹勁便可戰勝一切,結果卻只能換來一連串的失望。

尤其是許多企業領導者,僅憑著熱情及過往一時的成功經驗,卻缺乏對現實環境變遷的敏感認知,因此而未作及時因應。天真樂觀的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更抱著過去如何一路走來云云的盲目自信,這其實是相當可怕的心態。

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所有都在變。
過往的成功經驗的適用性只適合用來解決當時的問題,面對時代變遷的影響,許許多多過往不曾遭遇更不曾想像到的事正逐漸的在發生。

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Husserl)曾說:『面對自己不曾遭遇的事物時,應該先停止用過去的價值觀和知識做判斷,而以懷疑的精神與其對峙。』

然而就如同歐洲商業管理學院(INSEAD)教授伊凡斯(Paul Evans)曾說過的:『人類並不討厭變化,只是討厭改變自己罷了。』

將此現象拿來探討感情世界會發現,當感情中其中一方逐漸習慣了另一方的給予並視為理所當然之時,便是邁向破裂的開始。

當處於困境之時能夠擁有正面思想與積極本來是件好事,然而過於天真的樂觀是種無知,昧於對殘酷現實層面的認知瞭解與因應,結果只會是將這份自信摧殘毀滅殆盡。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利令智昏,鼠目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