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玄怪] 告陰狀


『告陰狀』,應該許多人聽過這名詞卻不知怎回事吧!

『告陰狀』這東西,若要以現代較為人所知的比喻算是攔轎告狀,半路喊冤。
以往專制時代,不管有多冤,只要是攔官轎絕對是要打幾十大板,沒死再容許告狀,因此,攔轎告狀都要有把命賠上的準備。



根據瞭解原因有二:

 1.顯示官威之故
 2.防止濫告情事

而告陰狀規矩類似,傳統習俗裡認為,『告陰狀』是讓背負血海深仇,身受極為深重冤屈而無處可申的人,等不到仇人遇到現世報,所以採取玉石俱焚的最後手段。而『告陰狀』場所主要是找城隍廟、東嶽廟、王爺廟等等。
因為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大,所以慢慢少見了。

目前能找到的一些資料裡所提及關於『告陰狀』之事,頂多也只說明是有冤無處申的狀況下訴諸鬼神而產生出來的習俗,而在告狀方式上也大多只記載著到神前寫疏焚狀以告等等,但據一位道家前輩所告知,正式的『告陰狀』,是要拿命來換的,絕不是隨便被打個幾板這麼簡單。

申冤時,告狀者需身著喪服、披頭散髮,頭戴荊棘及手銬腳鐐,一路跪爬行到廟裡神明駕前,將所受冤屈點香再以焚疏上稟,且需在鄉里長老作證下簽下死狀之類的文書,表示告陰狀後果自負,不能拖累他人,若主神答允辦理時,當晚廟中即馬上開堂夜審以速件辦理。

首先,會用一個很大很大的黑布帳袋在公堂上設置,而告狀者會馬上口吐白沫被調魂進去黑布袋裡訴冤,所以肉體是呈現昏死狀態。
而主神也會立即派出兵將去拘提仇人的魂,在黑布袋裡開堂審問,外人不能進去,在外只會聽到公堂審案的聲音。
若是告狀者理屈,當然馬上就死了,肉體也會斷氣;但是若告贏也要死,只是代價是仇人也會一起死。
事後,鄉里長輩再報官驗屍,並提出告狀者生前簽的死狀為證,表示是他自己願意拿命來換的,與眾人無關。

至於如何告狀祈請主神願意做主申冤這部份,我不是很清楚,因為這位告知此典故的道家長輩說,因為這事情很殘忍,所以不要教我,反正我也沒啥冤好告的,更不想亂教人家怎告。

而老一輩知情的,也因同樣理由漸漸不傳述細節下來,或是改編成另一種目前較通俗所知的說法而流傳下來。
畢竟明明有冤還要拿命換仇人受現世報,怎說也殘忍而不近人情。
或許這也是為何現今能找得到的文獻資料裡所記載的內容略有出入之故。

我查過網路上相關資料,與前輩所告知的版本有相當的差異,因此把這個版本整理一下放上來。
現在找得到關於『告陰狀』的資料,都說是將冤屈寫 疏文稟報焚化就了事,中間細節描述少了很多,要只是這麼簡易,那豈不一大堆人隨便亂告了?像現代人隨便按鈴就告,雞毛蒜皮大的事也告,所以法院一天到晚都 很熱鬧,『告陰狀』需要付出生命為代價的規矩應該也是防止亂告的關係吧!

另外還有種習俗,通常是與沿海燒王船習俗一起結合的,叫作『水鬼告狀』。
一般咸信在燒王船時,會有些冤死的水鬼趁機上岸,然後找人附身要告冤狀。
通常遇到這種狀況都會先打,打到水鬼退出附身的那個人身上,若冤情深重的就會不屈不撓的再多次附身直到能告到狀為止。
但現代習俗來說,已經多是形式上作作樣子的打了,基本上還是會讓他告狀的。

水鬼告狀時,旁人會把被水鬼附身的人帶上銬鐐,帶到王爺駕前,讓他(水鬼)自己訴說冤屈,然後只要王爺答允審理後,因為水鬼在告完狀後就會被兵將帶走,就會退離附身的人。這是比較常見的習俗,但也有人誤以為這就叫作『告陰狀』,其實是不大一樣的。

註:
曾有讀者提問如何告陰狀,在此補充如下。
關於告陰狀的儀式,各家宗派裡可能不盡相同,若需確實方式可能得請教相關廟寺的工作人員看看是否清楚。

通常要告陰狀大多會找城隍廟、地藏庵或是王爺廟為主,有些是黑筆書寫於黃紙疏文陳情,並用紅泥蓋手印為憑,在神前稟告以後並擲杯取得受理後再將疏文燒化。不過以現代的告陰狀儀式來說,鮮少像文中所描述的那麼可怕了,也不見得非得拿性命來博不可。

個人還是會建議盡量以現實法律程序去進行處理較好,務必先盡人事再聽天命,祈請鬼神並非唯一解決的途徑。 有時候,轉個念頭也許腦海中的結就能打開了,敬鬼神而遠之,方是處世正道。

2007年9月23日 星期日

[交流] 通靈的迷思


很久沒發文了。
以上那句是廢話。

大多數人一談及『通靈』,聯想的不外乎感應、神通(老實說大多只是小通)、旨令、渡濟等等相關之事;甚或是神棍、詐財騙色等更負面的事件。

老實說,通靈到底是怎回事,也是眾說紛紜。
以各家法門的修持法來說,都會有身、心兩方面的功法,如同藏密裡的金剛、胎藏,道家裡的性命雙修等等,名詞雖然不同,但大略可歸類於實體(尤其指修者自身肉體)及精神意識(亦有稱為靈智)方面的提昇。


在身心的提昇上,由於個人的體、智也隨著擴充成長,許多原本無法感知之事物也逐漸開始能感受得到,便產生了各種現象的體驗與解釋,開始變得紛亂。

無形界事物本來就沒既定形態,往往是個人大腦作用所感受而予以形象化產生的結果。
就好比一團慈悲的能量,讓東方修持者『見到』了大慈大悲的菩薩,在西方的修持者眼中卻『見到』了聖母瑪麗亞。

不必太過於探究它們到底長啥模樣,而是它們所承繼的精神,為了不使自身內心受到迷惑而產生了桎梏,在身與心之間的關聯影響性的探討一直是自古以來重要的課題。

感應到『靈』,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就好比學校裡的同學有男有女、有活潑有害羞的各有其特質,認識這些人又如何?他們仍是他們,自己仍是自己。

各有各的路要走,彼此的交集僅僅也只是在生命的旅途中偶然的相逢。
雖然是短暫的相遇,能讓彼此瞭解學習的是什麼?這才是重點。

關於旨令,個人觀點看法是『入學證』之類的用意而已,不是拿來向他人炫耀用,而是要拿來提醒自己隨時警惕言行思想是否有偏差,要積極修正的指標。

誠如有人說,『修行』即是『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句話雖然簡單易懂,但卻是很有意義的。

再論及『渡濟』,所謂的『濟世渡眾』其實也是發自於本性善的『推己及人』以及『相互扶持』的根本上,當然要拉拔他人之前得先讓自己腳步站穩,才不會一起跌倒甚至不小心把人家壓死了。

偶爾見到有人自恃修者身份,誇耀著又收服了多少精怪,又跟修了多少護法,渡化了多少陰靈等等,只要嗤之以鼻就好,不必太過認真聽信。所謂習氣相引,一個人的品格心性如何,所交往的朋友也就會是哪種層次,即使在無形界裡 還是有相同邏輯的。

真的那麼行連無形的陰靈都能渡化,那何不隨機在街頭找一位街友真正幫助他改變人生,讓他有機會且願意努力發揮所能成為幫助社會的力量,而不再只是耗費資源者呢?

要知道人有七情六慾,鬼卻是執著的存在,改變一個人的心念可能比所謂的『超渡』還簡單些,因為可取其所好施以誘導。若是連改變他人的力量都沒辦法,那誇稱『渡化』陰靈豈不更是瞎說!

接觸過不少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也試著理解其心態,發現不少人都是對神通能力的好奇或想獲得的虛榮,甚至是在現實裡遇到困難時卻步不敢面對,而想透過靈異探索上尋得另一種『快速的捷徑』使然。

只要是人難免都會有惰性,會有各種小小虛榮或投機心態也無可厚非,重要的是要能『察覺』並加以導正,而不是讓其放任氾濫。

簡單說,修行的意義是什麼?先學好做人而已。
萬丈高樓必定由平地而起,成佛證仙之前還是得先把人當好再說。
若每每在各階段上有所提昇的同時而起了自慢心,記得對自己的腦袋瓜狠狠的打幾巴掌再問自己:『我為人處事真的夠圓融智慧了嗎?遇到各種考驗能真正歡喜面對了嗎?』
隨時省思自身所學所知所行之不足,才會有更明確的前進方向。

一個真正能以德服人的人才是高人,就算術法靈通修練得再高明,心性的修養仍是重要的功課,廣學多聞才能讓自己擁有積極正確的方向。

對於他人的讚賞可以多些,對於他人的批判可以少些。
理直尚需氣和,得理更需饒人。
若話不投機,未必是己對他錯,有時只是時間點或表達方式不適當而已,沒必要硬是要他人隨自己所認為的那般去改變。但更常見的是彼此所站的立場不同,角度各異罷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可能都是完美無缺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因此即使是錯也是有其意義,不要以短淺的眼光去下太早的論斷,能適時提點他人過錯當然是好的,但提點的用意應該是希望他人更好,而不是淪為爭鬥的理由。

有時候,過度的關心反而造成了對方沉重的壓力,就失去美意了。

話題似乎有點扯遠了,談修行到最後還是免不了提及人際之間相處的藝術。
人絕不會是孤獨的存在,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在交織綿密的群體社會中要如何定位自身的存在,應該是永遠也論不完。

饒舌至此,也該休了。

註:
因個人所學有限,文中提及部份專有名詞若有誤請見諒!
另外,關於街友問題雖是經濟結構所產生,私想以為必有不適應社會潮流之因素,才會拿來寫於文中舉例,無其它不尊重意思。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玄怪] 骨甕裡的蝦子


曾聽老爸講過他一位朋友身上發生的怪事。
那位當事人自從長輩過世後十數年來,從本來還算是有錢一族的搞到快破產,投資一再失利,被倒會又卡官司的只差沒去跳樓。


去請教幾位老師,都說是風水問題,可是已經撿過骨了呀,所以一直不肯信。
再撐了一二年終於受不了打算擇日再另葬。

挖開了墳,打開骨甕一看竟發現,骨甕在當初撿骨下葬前是密封好的,裡頭居然有半曇清水,最怪的是裡頭居然有一尾手指大且活跳跳的蝦子!

若說是那半曇清水是連年積雨滲進骨甕裡殘存,那倒說得過去,可是蝦子呢?公墓區附近又沒釣場又不靠河邊,更不可能有人那麼無聊特地帶了隻蝦子挖人家的墳去放吧!況且挖墳時,也沒見到之前有被破壞過的痕跡,大家都想不透那尾蝦子怎來的。

那個當事人一看傻眼了,難怪一直破財,『蝦蝦』(『蝦蝦』一詞在台語裡的發音是指衰到透頂的意思)

後來祖墳因重新處理過後,那個人的運勢就轉好了,雖然不致大富大貴,但起碼不必再老是跑三點半。

只是那尾蝦子到底是怎來的,至今仍是個無解的謎.....。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玄學] 五音論

《禮記》說:“聲成文謂之音。音之數五。”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五音、《律曆志》說;“宮者,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之徑。商 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觸也,陽氣蠢動,萬物觸地而生也。徵者,祉也,萬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復之也。”這是對五音其義的解釋,並 從自然生化角度予以說明、從聽覺感覺來說。則是宮音渾厚較濁。長遠以聞;商音嘹亮高暢,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潤而不枯,徵音焦烈燥恕。如火烈聲;羽音 圓清急暢,條達暢意;五音又與五行有密切的聯繫。

《樂緯》說“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宮,三言得火口徵,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 角,此並是陽數、”則進一步明確瞭宮為土、徵為火、羽為水、商為金、角為木的配比關係。宋朝沈括說:“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尾氣始于東方而左 行。音起於西方而右行,陰陽根錯而生變化、所謂氣始于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在 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實際上。五行是順四季之氣而生。五音剛逆五行之序而傳。相反相成,錯綜變化。《蠡海集》說“萬物之所為以生 者,必由氣。氣者何?金也。金受光順行則為五行立體,逆行則為五行之用。順行為五行之體者,金生火,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曆元,自冬而春。春而 夏,夏而長夏,長夏而歸於秋。返本歸原兒收斂也。逆行為五行之用者。金出礦而從革。於火以成材,成材則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繼之,木必依水 以滋榮,水必托上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則五行之類,土以定位。”這是從取類比象的角度來說明五音逆行之因。

其實,五音逆行之理,是祖還易象之意,亦即先後天八卦之理、下面,可以從先天圖及後天圖中予以說明。
先天八卦圖中,乾兌居首屬金,次以離屬火。又次震巽屬木,又次之以坎屬水。終於艮坤屬土。為什麼開始於金結束於土,是取乾始坤成之意。金取天之剛,土取地之柔,火附於天,水附於地,而未以生氣居中、所以五音逆五行班於先天八卦之序。
後天八卦圖中,也是乾居首而逆轉,自韓兌之金旺於西方,次轉為離火旺於南方,又次轉為震巽之木旺于東方,再次轉為坎水旺於北方,而土旺於四季,所以退艮坤以後終、因此五音逆五行亦合於後天八卦之序。

五態

五情

陰五臟

陽五臟

五志

五味   

吟詠

萌牙、成長的象徵

木化為酸,酸入肝而酸傷筋

肆呼

躍動、熱情的象徵

小腸

火化為苦,苦入心而苦傷氣

莊嚴、沉靜的象徵

土化為甘,甘入脾而甘傷胃口

西

唱誦

雄偉、悲壯的象徵

大腸

金化為辛,辛入肺而辛傷皮毛

清純、潤澤的象徵

膀胱

水化為鹹,鹹入腎而鹹傷血

(同火)


  
宮為長夏音,屬土主化。正宮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定,調節脾胃,兼有保肺氣利腎水的作用。
用於養生保健 可調和脾胃,脾胃較弱者,長夏宜多聽。
用於練功   可平和氣血,促進入靜,靜功宜配用。
用於調神   可穩定心理,需深思熟慮,縝密思考時宜聽用。
用於體育運動 可提高穩定性,對需要發揮技巧的比賽項目,賽前過度緊張、心理不穩定者宜聽用。
用於治療   適用於脾胃虛弱、噁心嘔吐、腹瀉、飲食不化、腹脹、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虛氣短、小便短少等病證。

商為秋音,屬金主收。正商調式能促進氣機的內收,調範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兼有保腎抑肝的作用。
用於養生保健 肺較虛弱者,秋季宜多聽。
用於練功   可促進聚氣貯能,靜功宜配用。
用於調神   可寧心靜腦,對於用腦過度,興奮不已不能自控者宜聽用。
用於聽育運動 可降低興奮性,在運動後需放鬆、消除疲勞時宜聽用。
用於治療   適用於肺仔虛衰、氣血耗散、自汗盜汗、咳嗽氣喘、心煩易怒、頭暉目眩、悲傷不能自控等病證。

角為春音,屬木主生。正角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展放,調節肝膽的疏瀉,兼有助心、疏脾、和胃的作用。
用於養生保健  可養肝暢氣,肝不足者,春季宜多聽。
用於練功    可促進經脈的疏通,動功宜配用。
用於調神    可提神醒腦,因倦而又必需繼續工作時宜聽用。
用於體育運動  可提高興奮性,賽前競技狀態較差時,邊作準備活動邊聽用。
用於治療    則可防治肝氣鬱結、肝氣犯胃、肝氣犯脾、肋脹胸悶、食欲不振、脹氣泛酸、腹痛下痢、性欲低下、月經不調、膽小易驚、心情鬱悶、精神不快、煩躁易怒等病證。

徵為夏音,屬火主長。正徵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升提,調節心臟功能,有助脾胃、利肺氣的作用。
用於養生保健  心力不足者,夏季宜多聽。
用於練功    可促進氣血運行,動功宜配用。
用於調神    可振奮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易集中時宜聽用。
用於體育運動  可激發鬥志、提高興奮性,準備活動後期至出場參賽前宜聽用。
用於治療    可防治心脾兩虛、內臟下垂、頭暈目暗、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情緒低落、畏寒、四肢寒冷等病證。

羽為冬音,屬水主藏。正羽調式能促進全身氣機的下降,調節腎與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陰制心火的功效。
用於養生保健 腎氣較虛者,冬季宜多聽。
用於練功   可促進貯能練精和丹田建設,靜功宜配用。
用於調神   可鎮定安神,對於大腦疲勞、氣血上沖、頭脹腦熱、難以入眠者宜聽用。
用體育運動  可抑制興奮,對於賽後休整,減少能耗,恢復體時宜聽用。
用於治療   適用於諸般氣逆、虛火上炎、心煩失眠、夜寐多夢、腰酸腿軟、性欲低下、或陽萎早泄、腎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證。


-=*=- -=*=- -=*=- -=*=- -=*=- -=*=- -=*=- -=*=- -=*=- -=*=- -=*=- -=*=- -=*=- -=*=-

藏密功的發聲法是利用聲波的穿透性、折射性、帶動同氣行走而達到意到、氣到、聲到,以意領氣,以氣催聲,聲氣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混合氣流,這種混合氣流有很高的超聲頻率、氣流速度較快、穿透性較強、氣流由低溫向高溫轉移,氣流的流動性增強了,有利於疾病治療。

混合氣流密度較大,聲氣結合有利於濁氣的排除,清氣、氧氣的吸收和保持。

發聲法的基礎是精、氣、神。發聲的內容是六字真言。是由六個藏文字母組成,也是西藏佛教的一種咒語。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這六個字 屬於佛教密宗蓮花部、緣起即蓮花生菩薩祈往極樂世界所唱的六字。「唵」表示佛心,念此字必須身、口、意相應,「嘛呢」系梵文,表示意室,「叭」意為蓮花, 「吽」表示金剛部心,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

人身有三寶、精、氣、神。代表精、氣、神的三聲,就是「吽」「哈」「嘿」。「吽」代表精,「哈」代表氣,「嘿」代表神。經常地鍛煉這三聲,能達到精神充沛,內氣順達,而後發聲有力,於是再做其他發聲,就感到從容有餘了。

發音有順、逆之分。順者為正音,逆者為變音,六字真言都是正音。正音比較溫和、補瀉皆宜。這奇特的六字真言各有不同的功效,

1、「唵」為六字之始,為智慧快樂的本源,其聲音自氣海穴,沿任脈上升至喉部,張口微聚,出鼻腔,有嗡嗡之聲,這聲上升到頭部,在口內回旋。充於七 竅,如有目疾,則睜眼出氣,如有耳背。則震耳祛聾;如有鼻炎可掩一鼻孔出氣;至於頭昏腦脹,頭痛,偏頭痛,則引氣上頭,再向下出氣。常練此聲,可使人耳聰 目明、增強功能。

2、「嘛」起音時,唇先接後開,聲振喉部,天突發麻,波及兩臂。以至兩掌心都發麻。可洽療喉炎;咳嗽、肩胛炎、兩臂酸痛等。

3、「呢」字注於心。心地光明。發此音時,兩臂環抱對胸部,聲震於胸,反射到手心。兩勞宮穴發麻。此功法修煉得當,可治療心悸、胸悶、肺病、高血壓及橫膈以上的內臟疾患。常練此聲,心胸開闊,雜念易消,有增智開慧的作用。

4、「叭」先閉口,後開口,兩手心對腹前,內氣自前丹田入,後丹田去。命門及脊背均有溫暖之感,可治腰痛,腎炎、脊椎炎。常練此聲,可強筋固髓、精力充沛,可養精安神,啟迪特異功能的開發。

5、「咪」字,發音時口微開,舌下音、聲向下、內氣沿帶脈轉動,小腹有振動感。主治下焦之病,肝炎、腸炎、腹痛、腹瀉、肝氣郁結等。'

6、「吽敕」發此聲是走足少陰腎經、起自涌泉、上發自氣穴、貫肝膈、入肺中,經喉嚨、自口腔出,主要是引氣上行,扺達喉部即轉向下發「敕」聲,口微開,氣沿兩腿下行、直扺涌泉,兩膝微屈,主治腿痛,關節炎等,也作為收音及下瀉之用。

發音由正音轉為逆音為變音。變音多系吐音,變音所發的氣是涼氣,凡病有亢熱炎上之勢,則以變音發涼氣去其火,實踐證明,效果甚佳。變音有,烏,姆,鹵、補,譜、敕。

1、「烏」即唔的變音,從原有口形,加深聚口,似閉非閉,口只留一線發聲。當肝火旺盛,目赤眼紅、火氣郁結於內時,可以用這種發音方法消除,此法對口舌生瘡亦有效。

2、「姆」是嘛的變音。由原開口聲轉為閉口唇音,如因煩熱咳嗽不已,發此音一般即時可愈。

3、「鹵」是呢的變音,鹵、呢兩字都能治療心肺之病,呢字為舌尖音,鹵字為撮口音,呢字有向下降之勢,而鹵字有上升之勢。呢字降心火,鹵字清肺熱。

4、「補」是「叭」的變音,口形為閉口唇音,能解脾胃之熱。

5、「譜」是的變音,口形為閉口唇音,有治療便秘的作用。

6、「敕」同前正音,所不同之處,發正音時,是舌中音,發變音時,是舌尖音。功用是降三焦之游邪,通天徹地、排一切病邪。

六字真言是一字一音,各有所屬,針對人體相應的部位,從頭至腳。層次分明。特別在治病時,須注意的是,弄清病灶的反應區,如病反應在兩個病區的,就 采用兩個字發聲,如為三個病區,就採用三個字發聲,如為多種疾病,可全面治療,如頭痛、腹瀉、腿痛,就取用唵、、敕三聲。另外,還須注意的是。發聲之大 小,也有所不同,如精、氣、神之聲,可大一點。「六字真言」一般要柔和,可取中等發音,有時可默念或小聲念。一般發聲時間長,效果就好。

六字真言也叫觀音咒,觀音正是觀察其音而修成正果的。佛家的《性命主旨》上說:「此咒是觀音菩薩微妙心印。若人書寫六字大明咒者,即同書寫三藏法 室。若人得念六字大明咒者,即同諷誦七軸靈文,又能開智慧門,能解百難苦,三世業寬悉皆清凈,一切罪障盡得消除,解脫生死,安樂法身。然而念咒亦有秘訣, 故第一聲中而唵之乃以呼吾身毘盧遮那佛也;第二聲東而嘛之乃以呼吾身不動尊佛也;第三聲南而呢之乃以呼吾身寶生佛也;第四聲西而叭之乃以呼吾無量壽佛也; 第五聲北而之乃以呼吾身不空成就佛也;第六聲復止返於喉而作吽音者,以呼吾身大勢至金剛也,久則五氣歸元即成就不思議功德而證圓通也。」

在這段話中。說明了六字真言的功效,對開發特異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說,書寫這六個字就如同書寫三藏法寶,這六字真言能開智慧門,能解脫生死。這 裏要特別注意的是念這六字真言的秘決,始則自上而下至於臍中。始字須到臍,終則自下而上至於喉內,字在臍之下。唵音在臍,吽音在頭部,呢音在膻中部位,在臍下。

據資料記載藏密功中,出高功能,特異者層出不窮,由於藏民中文化水平較低、普遍認為這種特異功能和高功能是神、佛的魔力。盡管他們也修煉此功法,一 般只把它作為防病、洽病、延年益壽的功法。很少人系統地用此法開發特異功能。大家只要打破傳統的「常」的觀念,在「無我」「無常」的境界中修煉、定會收到驚人的效果。

[玄學] 納渡氣方


《納氣法》
天地之靈氣悠然若湧泉不絕,不斷的循環以生生不息,此氣乃是生命之根本,若能稍加善用,不僅對於自身肉體健康及精神意志上的修養皆有絕大效果。
道家所謂的練氣,佛家所謂的打坐,到最終境界乃是與天地之氣相融,達到天人合一境界。
以下即是本門納氣法。


《施行時間》
平日時,利用清晨或傍晚最佳,因為要避免吸進污濁之氣,雨後則不忌,以這陣子常是陰雨天氣來說是借用最好時機,任何時候皆可。

《地點》
以盡量避開污染空氣之處為佳,不要在地面上,因為濁氣會下降,往高處點比較好,但太高之處風大不易持心平靜,以建築物來說大約是在三樓或十樓之間的露天陽台上行之較好。但總的來說,在郊野的效果或比在城市裡好。

《方式》
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擺,閉眼凝神放鬆,呼吸自然放緩淺吸深呼,直至輕微暈麻狀態(有點像很久才抽煙時剛吸第一口時的輕微暈眩感),此過程是先排除體內濁氣作用,所以會有點覺得氣力稍散。
2.不必等到所有濁氣都排出才進行取氣,否則氣盡人都沒力了,應當利用吸氣的同時順便排出濁氣,像是清洗魚缸換水過程般逐漸讓體內之氣轉清。
3.接續放鬆狀態,會自動從排濁進入取清狀態,此時天靈會感覺微微麻感,這時候即是天地之氣與體內氣場間建立通道的狀態。
4. 這時,呼吸宜調為內呼吸法,即為吸氣時縮腹,呼氣時漲腹的呼吸法,讓天地之氣經由天靈直下而至全身,而原本深呼淺吸逐漸會自然改變為深淺一致及深吸淺呼狀 態(呼吸深淺狀態不一定,有時會直到結束過程為止深淺都一致無改變,不必過於介意,只須注意一開始排濁過程時一定是淺吸深呼)

5.將天地之氣與體內之氣運轉丹田,融合之後就能結束了。

《渡氣法》
若遇氣虛及體質不佳之人,因為過虛無法行採氣法自我調息,此時就需用到渡氣法。
行渡氣之人平日須懂採納氣,不然把自己的氣耗盡以後對於接受渡氣者與自身都不好。
施行渡氣法者以下稱之為施者,接受渡氣者稱為受者

1.點檀香,幫助受者進入平靜狀態。此時宜保持通風寧靜,或坐或躺隨意皆可,唯受者須赤腳踩觸地面。
2.施者行放空狀態,將體內之氣力引出為用(一般皆以掌心為出氣點較能方便運用)。
3.掌心向受者身上先行探測,感受病源點。此時掌心與受者微距約1cm,查察受者狀態。
4.確認病源點(不一定是疼痛處,而是氣脈有阻塞或不順之糾結點,若水流之漩渦處)後,施者掌心搭上受者體膚,開始進行渡氣。
5.渡氣程度視受者症狀深淺而不一,唯須注意的是施者切不可將己身之氣渡盡,否則不旦己身有損,受者所受之氣亦可能收到較為不清之氣,或者己身承受不住太大量之氣反而有損經脈氣血。
6.施者渡氣之後切記收氣再調息,受者亦同。否則在呼吸之間轉瞬發散回歸天地間,則白費功不足以為用。

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玄怪] 濟公


唸專科時,是騎機車通學上下課。
有一次學校要考試,可是睡得有點晚,所以起床後便急忙要到學校去。
以前騎機車沒強制戴安全帽,加上年輕氣盛,所以車速都很快。

就當騎到某個『卜』形路口前,遠遠的看到路口交通號誌剛由紅燈變綠。
估算車速一定會比等紅綠燈的人還快,因為他們才剛起步,所以沒加油門卻也沒踩剎車。
為了怕追撞到其它車,加上那『卜』形路口右邊剛好又是一條巷道,也怕有人白目突然衝出來,所以我稍繞到快車道上要準備超車。


哪知道有個王八蛋,車子本來停在路口,大概是臨停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吧,居然趁交通號誌剛轉換時來了個大迴轉!
眼看快撞上去,我把車身一偏,卻磨到機車底盤,整部車因此失去重心摔了出去,我也在地上翻滾了幾圈,左側身著地,不但身上多處都瘀青了,手肘也磨破皮。

回到家後,我老媽問怎那麼慘,我描述了狀況後,加了一句『不可能的事情阿就是發生了啊!』
破皮的手肘剛好是關節活動處,很難上藥。不管是抹藥膏或藥粉都很快就掉,去醫院處理傷口也一樣,情況不見好轉,二三天後更慘,開始潰爛。

剛好有位鄰居到家裡來,看到我正在上藥,就叫我去買治痛丹回來抹。
我心想,哩嘎林北騙,治痛丹吃頭痛牙痛的,跟擦傷有啥關係?

但是那個鄰居卻說,就算當她騙我,治痛丹又不是她家賣的!

我心裡想,當時三包才10塊,就算被騙也沒怎樣吧,就姑且試試。
結果治痛丹敷在傷口上後,就不再濡濕,隔天便開始結疤了。

另外還有一件比較靈異的事。
當時我住台中,以前那時代流行大家樂,很多人都在跑宮廟問明牌。
我對這種神神鬼鬼的事一向很有興趣,老媽都會找我載她到處去跑,反正她問她的明牌,我滿足我的好奇,不過我一向只是當旁觀者,不親自問事。

恰巧人家介紹在太平鄉有間宮,說辦事與開明牌都多準什麼的,老媽就拉著我一起去見識見識。
我們初次到那邊,誰也不識。
也不知怎的,那天竟然心血來潮,就填了單要問學業運途。

當時出駕辦事的是濟公禪師,只見信眾一個個去問疑難雜症。
輪到我時,我都還沒開口,他就笑嘻嘻的跟我說:『阿你跟人家讀到大專了,知識份子也在信這個喔?』

我也笑笑回應說,『是非對錯又不是不知道,講好的就聽,壞的就算了,自己判斷就好啦!』

祂拿著扇子輕搖了幾下說,『對對對,對於宗教之事,本來就該持信而不迷才是正確態度。』

然後呢,就問我,『阿你是要問啥事的?』

我回答說,『就問學業運勢啊!』

濟公居然嘿嘿的笑了幾聲,拿著扇子比畫著騎機車的樣子說,『阿你不是要問不可能的事怎麼會發生嗎..』
我跟老媽當場傻掉,因為我確定自己講過的話只有我跟我媽兩個人知道,其它人我們又不認識,加上又是初次去的宮廟,不可能有其它人知道我『雷殘』的事啊!那股震撼在心裡迴盪不去,還真的有神!

之後又問了啥事,以及祂回答了什麼,至今早已經忘了,只是這件事在我心裡印象一直很深刻。

後來與那間宮廟還有一次緣,也是有點玄奇。
就是畢業後接到兵單時,老媽就問說,『要不要去請濟公師父給你張護身符保佑你平安退伍啊?』
我回答說,『好啊!』,於是就再去了。

當時是農曆七月,照規矩宮廟是不辦渡濟事的,只報明牌。我們以前又不懂這個,到了那邊一問櫃檯才知道。
本想說,既然無緣就算了,轉頭要回家,但當時濟公已經出駕在讓人家問明牌。

辦事的神桌與櫃檯距離差不多近二十公尺,我們在櫃檯講的話又小聲,加上那邊圍了一堆人,不可能聽見。
突然濟公大聲的喊,『通通安靜不要講話!』

然後接著說:『櫃檯那邊有個要當兵的過來!』

我又嚇了一跳,櫃檯人員提醒說,『師父在叫你啦!快點過去!』

於是我就乖乖過去了,說了聲,『師父晚安!』

他笑嘻嘻的跟我說,『照例七月是不辦事的啦,但是辦你的事就破個例吧!』
接著祂就畫了張符給我,然後問我有啥要問的盡管開口。
我回答說,『沒啥好問的啊,反正當兵就當兵嘛,謹言慎行凡事小心,乖乖退伍就好啦!』

祂笑一笑點點頭,但老媽就開口問啦,『阿不知道會不會到外島喔?』

濟公師父掐指算算就說,『放心啦!過鹹水沒他的份。』
老媽一時聽錯,以為是講台南鹽水,馬上回答說,『不是ㄟ~他中心是在大內(台南縣大內鄉)啦!』

我馬上跟我媽說,『不是啦!師父意思是說我不會去外島啦!』

濟公師父馬上拿扇子擋我的嘴,說『噓~~心裡知道就好別講出來。不過要是你想去觀光的話,也可以幫你一把喔!』
我趕緊回答,『才不要!』
祂也哈哈大笑。

就這樣,而後來入伍當兵從新訓,受訓,下部隊到退伍,都真的在本島,沒去過外島。
後來家裡搬到台北來以後,就沒機會再去那家宮廟了。

2007年1月7日 星期日

[戲作] 祭 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六日

謹以香花果品之儀致獻於 天誅師兄之堂前曰:

嗚呼! 天誅兄





山蒼蒼兮水悠悠 振瀛此去兮如仙遊 緬懷您在聊室之時待人寬厚 處事顧原則 面對問題重思考的修者風範 畢身致力於渡濟世眾 尤其專研於回覆世俗煩擾眾生的苦惱不遺餘力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靈修的正確方向 近數年來更不辭辛勞 每日必開赴哈雷占卜易言堂聊天室濟利芸芸眾生 並於今年初甫獲上天指定的濟世代言

正期為國家社會渡濟之時

嗚呼! 大師辭歸

猶記占卜易言堂草創之初 為了致力於濟世渡眾的理想 特別婉辭隔壁賣碗粿 阿ㄆ一ㄚ的懇留 
甚至忽略了伯父母急切娶媳婦心願 接受眾人的引領期盼 胼手胝足 披荊斬棘創立占卜易言堂
 
歷任了室長及諸女掛名老公 一生為獻身渡濟而奮鬥 尤其目前聲望正如日當中 為更深行渡濟眾生事業時蒙天寵召 
入禁淨口一百零八天 驟然辭歸
 
吾等聞訊 深表痛惜 

惋惜在此英年 正獻身於渡濟眾生大業之時

嗚呼閉關長辭 

人雖暫逝 賢聲不泯 茲當告別 痛失哀悼 
謹具片詞 聊表寸心 英靈有知 鑒我微誠
 
嗚呼哀哉!

尚饗 

(天音:贈別居然搞祭文,又在豪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