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交流] 無路亦是路

『紛紛擾擾皆由心,喜怒悲歡無了時。紅塵俗事夢一般,清淨坐看白雲起。』

『道』何以名之以為道,即謂之應以『行』之。

雖知,『道』本無可名之,然未假之以名,無以示明。





行至水窮處,無路仍是路。

與其待明途,不若自創途。

化被動為主動,以開創代替等待,才能擺脫困境。

時勢造英雄,有時候當英雄並不是自己選擇的路,而是不這麼做便是絕路,所以英雄造時勢。

面對磨難之時,到底是天助人耶?或天亡人耶?

僅在一念之間的抉擇,便由態度決定了前方的路。

天堂非處碧落,地獄不在黃泉。

若故步自封,便無法激發潛能,拓展極限;以原本有限之能力已達絕境,又堅持無謂的尊嚴不願改變,那麼即便知道跨越後將會是坦途,也因不肯跨出而困在原處。


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會影響言行表現,因此有著怎樣的思維往往就會帶來怎樣的命運。

若是發現眼前所遇的景況並不是自己所期想,那就該檢討自己既往思維理則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通常,思維會有種慣性,習慣怎樣看事,言談與行動,也存在著盲點而不自知。

若是要扭轉命運就得打破這種長久以來的思維慣性盲點,才可以跳脫出來。

近年流行的『吸引力法則』理論並不完整,因為這個法則雖然強調出『有求可以有應』,卻無法解釋『有求何以無應』。

在談這部份前,需先搞清楚自己心中的『我』,才是真正的主。

任何神佛名號,在各宗教信仰裡所稱的都只是個名詞。

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有信仰,但信仰的對象不一定是要神佛不可。

只要是頭頂天腳踏地飲食其間,存活在這個世界,就必有主宰,也需有信仰。

嚴格來說,無神論者斥鬼神不存,並堅信之,這也算是種『信仰』。


跳脫各宗教中對於神的藩籬,這個世界真正的主宰,西方稱為上帝,而東方道家則稱為『道』,近年來較為人使用的詞是『宇宙意識』。


佛家裡並不特別稱之,只講到如何進入宇宙意識體裡的修持過程。

從證得羅漢,菩薩,直到成佛,並不是就到此為止。

因為成佛之後,即便是具有無量壽,仍是有盡,最後還是終將進入涅槃。

進入涅槃所指的就是回歸宇宙意識體裡這回事。

而道家說的成道,回歸混沌無極,所說的也是同樣一回事。


而我們在生活體驗中已經知道,『冥冥之中自有天定』。這無以名之的『天定』,我們暫稱為『宇宙意識體』的作用,也是有其意志的。

宇宙意識體有其既定意志,其意志方向在此暫稱為『進化』。

這裡所談的進化是指靈智上的進展演化,不是指生物學上演化的進化。

這個意志有許多緣線,與我們內心的『我』有著連繫,這個『我』與宇宙意志體是一致共同的,恰似分身與本體。

每一個人除了精神意識上的我(心靈),還有實際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肉體),能夠察覺心靈上的『我』則稱為『覺』。

因此,當與自我內心進行對話時,提出要求,『我要什麼』,也就是與宇宙意識作直接對話。

肉體的存活目的是為了讓心靈提昇,這就是宇宙意志的進化觀。

而肉體存活期間,需要面對與接受各種磨練與經歷,都是必然的,目的是為了讓心靈提昇進化。

然而肉體是有所限制的,因此若與內心的自我對話後,提出的需求與宇宙意志的進化觀有所契合時,就會得到呼應,從訂立目標,規劃藍圖,踏實經營,就會感受到『如有天助』般直到夢想獲得實現。

倘若所提出的需求並無益於心靈提昇進化,那麼就不見得會獲得呼應助力。

在東方靈學觀裡,反應這個規律成為祈願於神靈的規則,即為『可許則許』。

註:本文乃自敝上於 2009/06/15 及 2009/06/25 二次訓示內容整理而成文,因非原始訓示內容,故不收錄進『法門精要』篇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