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次去看藏傳佛教文物展後,關於慈悲的體悟,持續深入思考了許久。
前陣子,謙謙又提及與Patrick討論中,討論到關於霸王的詞,有所不解,而跑來問我。
其實,剎時間裡我也不是很明白他們到底討論了什麼,僅僅是也讓我的思維再度與『慈悲』之道再度串連了起來。
一個人要真正成長,就是得把靈魂賣給惡魔,跳入地獄火坑裡之時。放棄期待人性有美麗面,放棄相信這世上的善良,放棄認為世間有真愛。
當咬牙切齒的罵著『狗屁,幹,』或任何惡毒咒罵句時,並非表示你已真正放棄,只是可悲的抱著殘存的期待,死撐著不願放棄的最後哀號。
⋯⋯終於肯相信所有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沒有任何人得愛你一輩子,沒有任何人得對你好一輩子,你接受了,相信了,懂得以牙還牙才是唯一活路時,你的生命,才算是已真正開始。
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該血淋淋的去征服與奪取。感謝讓我成為惡魔的人。
前幾天有所感悟而留下這篇心得,也引發了意外風波。
最後我的處理方式是,已經偏離主題的,就不予回應以免再節外生枝。
我始終認為,凡事皆因緣,誠如禪宗趙州禪師公案裡:
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答:「庭前柏樹子。」
僧說:「你不要用境示來人。」
趙州說:「我不用境示人。」
僧重問:「那麼你且說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趙州說:「庭前柏樹子。」
異日,
僧又問:「柏樹子還有佛性也無?」
趙州說:「有。」
僧問:「幾時成佛?」
趙州說:「待虛空落地時。」
僧問:「虛空幾時落地?」
趙州說:「待柏樹子成佛時。」
世事概是『因緣』二字,無奈眾人皆慣以境見之。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
答 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 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 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 橋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 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性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 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 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又云: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 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虛妄,皆由心轉境,斯是喜樂悲苦,便是浮雲掠影。
雖然明知一切皆空無,但身即在此,需活在當下。
要能成就霸業者,需經千錘百鍊,俾使其堅忍意志能更得粹煉。
霸王之道,在於『忍捨』。
許多事並非自己所願,但既然已經發生了,無法改變也只能接受。
慈者柔心,悲者慧斷,先當了魔鬼,才能成為天使。
慈悲是為一體兩面,恰似大慈的菩薩與大悲的金剛明王,前者低眉,後者忿尊,但同是菩提心應化。
懂得『得』,更需懂得『捨』。
斷離善惡之見,體以菩提之心。解脫之道的大門,於斯而開啟,而能入歡喜地,便得真解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