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而不『悲』,己身沉溺難自拔。
『悲』而不『慈』,剛愎斷直難伏心。
『慈』者『柔心』,『悲』者『慧斷』。
『慈』者『柔心』,善體人己之心,柔軟委婉而恩慈。
『悲』者『慧斷』,以理性為前導,事理明白而果斷。
『慈』、『悲』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
如果光懂得『慈』,容易對人事物都太心軟,而不懂得幾時該放手斷念,往往只會讓自己也被拖下水一起沉溺。
太過濫於恩慈,不僅無法讓人學會感恩,反倒會將一切恩德視為理所當然,發展為自私自利。
這是懂得做人卻無法做事的狀況。
如果只懂得『悲』,任何事都太直斷,那麼就會變成太剛硬,缺乏柔軟手腕身段,很難收服人心,也易失人和。
這樣的問題會變成即使當下那件事自己處理是對的,但當事人可能會不爽,以後可能會找碴。
這就是只懂做事不懂做人的狀況。
世間之事,皆因人而生。把人搞定,事情才會順。
因此,柔心為先行,慧斷於後續,由人理而至事理,才會逐成規矩方圓。
只具『悲』心而未具『慈』心,就會產生這種狀況,就算眼前之事搞定了,但根本的人並未搞定,所以一件處理完後,沒多久又會爆更多事來煩擾苦惱煩,沒完沒了。
仔細想想,當面對感情(親情、愛情、友情)問題時,是不是『慈』而不『悲』?姑息人情,卻未盡事理,導致狀況越來越惡化,自己也感覺委屈莫名,大家都痛苦。
然而在面對工作上的事時,卻又往往是『悲』而不『慈』。
是非善惡太強烈,容易持己之見而斥他為非,在不知不覺中就招了小人,常常挖洞讓自己跳,也會讓自己萌生憎惡之心,提心吊膽不知幾時又會被人從背後捅一刀。。
這兩種狀況都很常見,都是過與不及,也是最容易產生問題的。
年輕的時候一直不懂這層道理,一路跌跌撞撞走來,才領悟出這層道理。
而光是『慈』、『悲』之道在生活中的實踐上,究竟要如何拿捏寸度,就是智慧。
之前曾在十一面千手觀音像所得到的領悟,在三毒三障的九頭代表上,為何還要再搭個明王惡相頭,在更之上才能趨近阿彌陀佛頭像所代表的的理性之光,真的是有道理的,也因此才更明白『觀音法門』即是『入世法門』,早就教導眾生們如何活在這世間處理各種人與事的態度了。
『慈』、『悲』就跟教育孩子一樣,該給糖就給,但不能給過頭,不然等孩子胃口養大嫌糖不夠了,不給就暴怒翻鬧。
而該懲處就要懲處,卻不能將所有處理方式都訴諸唯一暴力,不然孩子成長後,若不是就此失去自信心存恐懼,再不然就可能產生性格偏差形成反社會人格。
而『過與不及,皆非中道』就是這意思,不偏不倚才是中庸。
然而,怎麼拿捏寸度就是智慧。
智慧是在面對困境中突破思維框架後的提升領悟,點滴累積而來,絕對沒有一蹴可幾的捷徑。
在持行『慈』、『悲』的道路上,並沒有圓滿究竟的境地。
也因此,不斷的在錯誤中學習,在困苦中成長,這便是『入世』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