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靜思] 領導者的角色

楚·宋玉《答對楚王問》: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徵是古代宮、商、角、徵、羽五音協律最高之曲),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白話譯:
有人在楚國的都城郢地(湖北江陵縣北)引吭高歌,當他開始唱《下裡巴人》時,有數千人能與他相和。唱《陽阿薤露》時,有數百人能與之相和。唱《陽春白雪》時,只有數十人能與他相和。等到他「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徵是古代宮、商、角、徵、羽五音協律最高之曲)時,僅有數人還能與之相和。曲調太高雅,能跟著唱的人也就少。
-----

曲高和寡,當一個人把自己位置放很高的時候,只會流於孤芳自賞。
有時候,需要學會同流而不合污的處世藝術。
在一個團隊中,存在著『群體意志』,能夠掌握『群體意志』則是領導團隊的基礎。
因此,要讓團隊成員建立起共識,並進而成為『群體意志』,是身為領導者的重要課題。

倘若個人色彩太濃烈,很容易在群體裡引發反彈,太過堅持自我所持的是非對錯,很容易引來反對與抗爭,甚至淪為『為反而反』時,就很難讓主軸繼續進行下去。
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不盡相同,自己所執以為對的事,在他人眼中看來也可能是錯得離譜。

然而,如果缺乏個人色彩,那麼又很難成事,因為群龍無首,會無所適從。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會是因為這個人包山包海徹底完美所致,而是懂得透過領導團隊完成一件又一件的目標任務中,而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要能夠成功領導,就必須搭配管理機制。

領導學與管理學,兩者之間互為表裡。

一個失敗的領導者,很容易犯兩種錯誤:
第一種,過於執著個人意志而忽略群體意志,團隊形同散沙,無法齊集效率。
第二種,過於注重群體意志而壓抑個人意志,卻因此迷失了團隊的目標方向。

這兩者都是『過與不及』的狀況,不論是哪一種都會導致失敗的團隊組合,成不了事。

要能夠掌握『群體意志』,則需要學習與建立『造夢』的能力。
每個人的夢都不同,要如何造出一個讓團隊中的成員們共有的夢並不容易。

試著調整思維,讓團隊之中產生此種認知:
『倘若成就了你的夢,也是成就我的夢。為了要成就我的夢,必須先成就你的夢。』

那麼,在團隊之中所造出的夢,就能開始在個體彼此之間產生出交集性與延續性的脈絡。
當團隊只看見領導者的夢,卻未意識到與自身的夢有任何關聯時,就會產生怠惰意識,就好比某些人覺得工作只是為了糊口(覺得勉強,不得已,現實所逼),再辛苦也只是為老闆賺錢(反正做多做少也與己身無關,產生吃大鍋飯心態)。

這樣的『怠惰意識』在團隊中是很嚴重的危機,這種意識會渲染開來,就像傳染病。
當從單一一個個體產生『怠惰意識』起始,其他個體也會感受這『怠惰意識』個體的狀況。倘若,在這個團隊中,這樣的『怠惰意識』是被允許存在的,而且看來似乎是能夠比較輕鬆無關得失的,那麼這渲染狀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逐漸吞蝕掉團隊的靈魂。

此時,領導者就會陷入一種困境:
即使連微不足道的事,也需要『拜託』個體協助。

這是一種很悲哀的慘況,因為領導者根本無暇思考團隊發展進程,而只能孤獨的一點一滴靠著自力築起夢想,而疲憊往往成為另一種摧折掉自己殘存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了避免產生這樣的狀況,領導者勢必要學習統御學,這也是『領導統御』總是被視為同一個詞。

其實領導是是帶頭提議者,統御則是指是否能夠使團隊貫徹執行。這兩者間有時分野並不是界定得很清楚,但事實上若是以『命令』與『執行』這兩個層面來看,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些。
但是在一個任務執行團隊間,還是有所謂的領導角色,這個領導角色是團隊代言人,也是肩負起任務成敗責任的主要角色。

在團隊裡的組織架構,有可能是以樹狀圖的拓樸形式呈現。
以不同的層級與任務別來分級負責,最後指向主要團隊總負責角色。

在此並不論及公司架構組織法,而是僅針對『團隊管理』來談。

在道家哲學裡提倡『無為而治』,很多人的解讀都誤以為是什麼都不幹,直接放任。
這樣是不行的,缺乏管理規矩所約束的團體,只會是充斥個體意志而無群體意志的暴亂之民,容易失控,與各執己是。

個人對於『無為』的詮釋中,比較偏好將『為』字代之以『違』,『無違』。透澈其質性,進而導引誘使,循其『自然』而趨以向道。

就像治水一般,硬是要阻其流則會更亂其流,最後就失控了。倘若能行以導引,導其流而不阻其勢,則其氣即可用。
如前面提及的『造夢』論,在此就顯得很重要。

在個人意志的根本中,是為了『生存』而始。
為了『生存』目的,加入『團隊』之中,完成『團隊』的夢想的同時,也構築出自身的夢想。

因此,當發覺為了完成團隊夢想途中,是必須要割捨掉自身夢想時,那就會產生衝突與取捨。
雖然在心理學研究中,有時也會出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狀況,然而隨著民智漸開,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都犧牲掉了吧!)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會衡量團隊與自身之間的落差,而選擇保留自身夢想,割捨掉團隊夢想。

領導者的角色並不該在基層庶務上親力親為,而是統籌盤整資源及運用,讓團隊能齊力同心構築出未來與展望。

在管理群體中,絕對不能過於理想化,而是要正視『人性』。
人性有好的特質,也有不好的,但好與不好則是因不同場合狀況有不同的解讀。
畢竟,『管理』是為了讓『個體』成為『團隊』而發展出來的藝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