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剛滿周歲沒多久的女兒的教育,從她出生至今我一直持續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要讓她學習『認識自己』。
當她四個月大時,抱著她照鏡子的時候,會指著鏡中倒影開始問她:
『那是誰呀?』
她就會開始靦腆的笑。
隨著她漸成長,拿手機幫她拍的影片給她看,也會問她:
『這是誰呀?』
她也會笑得很開心。
平常跟她遊戲時,拿著布偶跟她玩,用誇張高八度聲音假裝是布娃娃與她對話,也是問她:
『妳是誰?』
她笑得更燦爛了。
為什麼要鋪陳這麼久,不斷的重覆引導她認識自己?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既是已來而未去,此生尚未散場,那這角色扮演的遊戲還是得要繼續玩下去。
從自己有識以來,腦海裡便不斷迴響著:
『我是誰?我為何在這裡?』
太多人告訴我答案,可是答案都各自不同。
父母告訴我說,『你是我們的兒子』
老師告訴我說,『你是一位學生。』
鄰居告訴我說,『你是某某某的孩子呀!』
然而,
我自己的腦海裡卻只知道,這些人所認知的我,只是因為他們的需要或立場而認定的我的身份,但是,我自己的需要與立場又是什麼?
我們這一代,父母師長的教育,是要求我們做個規矩乖巧與順從的孩子。
但是這世界一直在變,變化得超越他們所能認知,不會有誰真的明白所有問題的答案,有越來越多的事物產生與消逝,在時代更迭中不斷的轉換成不同的樣貌。
今日所倚,明日則棄,速食文化或許只反應了這變化快速的一環,但面對更多的物換星移,又該如何學會在奔騰潮浪裡穩穩立足?
此生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發現有許多人生的時間都在花在探索自我與尋求中摸索。
『我』是開展人生一切的基礎,對於自我的認知與定位,以及生命的走向,與各種各樣的人們,憑藉著不同的角色扮演,串連起這被稱之為『世間』的網絡。
對於孩子,
我不想依循著傳統『要求』或『限制』孩子們一定要走怎樣的路,而是要她自己去思考規劃,並決定自己的未來。
我給予自己扮演父親這個角色,所該背負的責任,便是引導孩子學習,從認識自己做起,『我是誰』的答案,由她自己定義。
昨日給她看她自己站著打瞌睡的影片,之後問:
『是誰在打瞌睡呀?』
女兒慢慢舉起手,歪著頭害羞的笑著。
我知道,
她,懂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