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交流] 關於靈山

前幾天與朋友談的話題,滿有討論價值的,關於靈山。
靈山法門,給外界的印象常是見神佛要哭,要踩步,踏罡,以及各種禮規,最大特點是朝山接靈。

基本上,各種法門的由來,乃是因緣施化,行方便法而產生的。
靈山講究的是與自我的溝通與重視,而有一套理論提到說是本靈皆來自無極天的母娘,歷經塵劫後,逐漸矇蔽本性,才有各種差異性等說法。




一般認為,要查靈源,朝山接靈,才是真正納本靈入肉身,喚醒覺性的方法。其實,輪迴轉世後,若魂不隨身,則此人應會痴呆。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當一個人做盡壞事,受到天譴,將他的魂魄打散時,因肉身陽壽未盡,此人會呈現模樣會是痴傻或瘋了的狀況,俗稱失心魂。

但,為何靈山要搞這套呢?
個人觀察發現,這算是利用了一種手段,來讓人重視喚醒本靈覺性的重要。
到靈氣高的山上朝靈,基本上是運用了環境因素,讓人產生心靈沉澱效果,一個人心靈能夠沉澱,與自我的溝通上比較無障礙。
好比有人心情不好時,找個地方走走或是出國一趟,常有轉換心情的效果,重視的應該是這效果。
至於為了說明這個效果而提出的各種理論,只是為了增強可信度,讓人心理產生作用,加強效果。

我常舉的例,就是淨土宗的例子: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但淨土宗卻教人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這豈不是違反世尊所教導的法嗎?
深入研究佛教傳化歷史就能明白這都是為了傳化所採取的方便法。

修行是一條孤獨的路,箇中滋味,只能冷暖自知。
每個人都不一樣,狀況不一樣,能接受度不一樣,能承受的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所以才要因材施教。

至少每個人都得擁有個宏觀的角度與包容心來看待各種不同於自己所選擇的修行法門。

以在此的各位天才們來說,靈山的那一套或許不適合,但是世上還有一些資質與見識較愚鈍的人,他們也有修行向善的心。
倘若有人整理出一套理論,當作標準教材,來讓他們進入修行門裡,這不是好事一件嗎?
這也是方便法門。

所以,一位天才,或許不適合用標準教材來培養,但天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者是庸才甚至是蠢材,難道他們沒有修行權利嗎?
若用標準教材來培養,至少他們還能有一定的程度,開啟心智後在來世轉聰明了再修更高深的。

而天才與庸才的分野,其實以輪迴觀點來看,只是過程之不同。
比方說,一個人曾修行,開了心智,今世未成道,來世續修時由於已開了智,所以第二世會比較聰明;但是大家又不是平等的都在第二世相遇更不是皆有機緣來修,有人是第一世,或者前世未修而心智沒開啟,所以在此世當然較愚鈍些。
難道要等他們都肯修了,再轉世變聰明些才讓他們入修緣嗎?這邏輯是說不通的。

所以,適用於天才,有天才的法門,庸才有庸才的法門,各取所適,這樣才是一律平等的真義。

修行,主要是修心,修心,如世尊所言,在於脫四相。
四相即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這四種相都是根源於『我相』而來,唯我獨尊,以自己為標準,產生人我分別,並以此比較產生得失爭鬥心,所以這就是一切根源,該修掉的。

許多修行之爭,不能說單一方的對錯。甲方入了相,乙方也不見得未著相,只是深淺不同,五十步笑百步之別而已。
由於如前所說,『修行是孤獨的路』,要不著『我相』,實屬不易。

因為無其它標準可循,或者太多標準不知所適,不建立自我標準似乎也不對,要也不對,不要也不行,看來沒路了對吧?
其實,沒路就是路,就是不拘執於一定要或一定不要,要懂得因時制宜。

一個修行人,是否行了正道,最根本的心性就能得知一二。
當有人問:『你今天快樂嗎?』
能夠隨時真心的回答:『我很快樂!』的人,那就是值得讚賞的了。

具有正向性的修行法,是為了讓你瞭解痛苦本質,以自主意識選擇放棄痛苦的。
放棄痛苦不是放棄責任,而是瞭解痛苦的本因、瞭解痛苦如何而來。
如心經及大般若經裡提到的六根生六識,六識生六塵,都是在講外在環境如何影響自己,其實都是根源於自己影響自己,痛苦都源自起心動念。
看透這一層以後,再來看這世間一切苦惱,基本上就是個『緣識』所生。

『緣識』,簡單來解釋,就是一個因果產生關係以及所導致的影響。
在《十二因緣說》裡,建立了一套各種痛苦回溯根源的思想系統: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緣』這個字可解釋成『產生』的意思。

各種學理研究討論,只是要解釋各種專有名詞所表示的意義及由來,讓大家在閱讀經典時,能夠有所依詢參考而不至誤解,但是不論八萬四千修行的法門...講的都只有一個根本,這就是萬法歸宗的道理,其它各種規儀都是枝節。
只要那個根本對了,其它可以忽略,就好比信佛教,信道教,信天主基督教都是同樣道理,只要教人向善,為人服務,解決痛苦,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與經營生命的態度,那就是好的。
所以,何必要排斥靈山呢?任何宗教都沒必要排斥。只要有研究就會瞭解,會造成排斥的是在於枝節部份的規儀,而不是原始的根本宗旨。

其實,講了這麼一堆,主要還是在闡述一個『莫生分別心』的道理而已。
簡單五個字可以扯出那麼一堆,再討論到各家規儀,那不就得寫好幾篇博士論文了?還是下課好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