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Taiwan
跨越現實與虛幻的分野,躍成玄靈裡的泡沫。
隔離了人世間所產生的距離感,恰似透過玻璃櫥窗來看著所有一切。
我只是一個努力成為平凡的人,並樂於享受有限的生命。
『生命的存在並不拘泥於特定的形式。』 風,如是說。
撕裂後的靈魂歸處,不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也不只會是吞沒在黑暗裡的深淵。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交流] 十二因緣論

『十二因緣論』: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這是『十二因緣』論,也是釋迦牟尼求道的根源。
要解釋白話,要顛倒過來講比較清楚。

『緣』這個字,是當動詞用,指『引發』,『導致產生』的意思。

據眾所知,當初釋迦牟尼貴為王子卻出家求道,是因為看見了生老病死的景況。所以他就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產生,並尋求解脫之法,才開始求道。

十二因緣論由最後開始講起。

為何人會有老死,是因為生。
出生在這世上,就免不了要經歷這些事,這是生命中的歷程。
為何會『生』,在於『有』。
『有』,用白話來說就是種『得』,『擁有』的意思。與前因的『取』一起來看,會比較明白些。
『取』就是種欲望,想要。
因為『想要』,所以追求爭取而『擁有』。
就是想法裡的欲望與實際行動間的串連。

當然這樣子講會比較抽象些,如果以人的生命是由父母結合而生的例子來看會比較清楚點。
父母因為愛欲而生孩子,就創造出新生命。
而這個『取』的『欲望』,是包含著主觀選擇性意向的,想要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這都是有特定選擇標準在。
再更深入探究,這樣的特定選擇觀是從何而來,那就是一種喜歡,也就是『愛』。

這裡的愛並不是只用稱於男女情愛而言,是廣義的『喜愛』。
『愛』這個字就有意思了。
為何會讓一個人產生特別的喜好,那是來自於感受。
好比說,吃甜食會讓人感覺愉悅,所以愛上這樣的愉悅感,逐漸成為嗜吃甜食。
許許多多的上癮症狀也是類似過程形成的。
會愛一個人,不也是因為這個人讓自己感到歡喜嗎?
雖然也是有愛得很痛苦的啦,但有的人就是愛上這種感覺就對了。

再來講『受』,這裡的『受』並不是相對於『攻』而言.....噗..
『受』是指感受,是心理層面的知覺。
各種感受,來自於各種接觸,感知。
這樣子講又有點抽象了。

再加上更之前的『六入』一起談會比較清楚。
『六入』指的就是名色受想行識等六種感知。

色受想行識又稱五蘊,在心經裡面有提及。
為何出家剃渡要稱『六根清淨』,就是指『名色受想行識』這六種感知都要清淨(不執)。

簡單來說,這些外在感知如眼見,鼻嗅,耳聞,身觸等等知覺訊息,都會造成內心的想法產生與改變。
最簡單例子,看到悲劇電影會難過想哭,聽到笑話會想笑,這都是內心與外界互動所產生而來的。
好像連名色也講完了?

再來談『識』,『識』其實就是種『認知』。
這又更抽象了....
再舉例。
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像是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自己是什麼人等等,並不是出生就知道。
當自己覺得不受尊重時,就會生氣。
問題來了,什麼叫尊重,什麼又是不尊重,標準在哪裡?
這標準是在自己心裡的。
那又為何會產生這標準出來?
葉少爺為何那麼囂張?
是後天受寵溺,造成他內心偏差。
這句呢,也解釋了『行緣識』。

那最前面那句是最難解釋的,因為釋迦牟尼也說他不知道該怎麼講,所以稱為『無明』。
白話點來講可以說,阿就莫名其妙啊。

十二因緣論這樣白話講就完畢了嗎?當然不只這樣而已,這是九九連環啊。
由後面講到前面,還要再從前面講到後面才可以。
XD..釋迦牟尼...這麼有智慧要死喔....

由剛剛從後講到前,聽起來都滿零碎的,很難串起來。
由後到前,是釋迦牟尼求道過程慢慢探知。
因此,若循著這樣的方向,會是較零碎的。
將完整的由前到後再理解過,才會是經過統整的。

從莫名其妙不知該怎麼說明的源起,而與這世界開始有了互動。
在互動中,產生了認知感,而這些認知,經由各種感官訊息與內心產生了互動。
前面的互動與此時的互動略有不同。
前面是天性使然,也有人說是生命中的突然。
但後面的互動,則是種有意識的思想行為。
在這樣的互動裡,內心的感受讓自己產生了喜惡之心,會選擇什麼喜歡,什麼厭惡。
而因為有了喜歡的念頭,也同時產生了選擇標準出來。
會做選擇,那也就是有了欲望,想要。
在這欲望作用下而去爭取,獲得。
從原本停留在想法念頭裡,成為了實際的創造與擁有。
既然已經成為實際的擁有與存在,那麼就會經歷破壞,毀滅這樣的歷程。
然後又回歸到空寂無物。

在釋迦牟尼的生命哲學觀裡,並沒有所謂的始與終這種單線式思維,而是以循環不息的現象來講。
比如在阿含經裡提及宇宙源起,開宗明義就說他不知道幾時開始也不知幾時結束,所以他只拿其中一段循環來講。
而十二因緣論較讓人難以理解的原因,就在於這十二因緣不只是講到從無明到老死的循環,還有混及內心抽象與外在實際之間的交互影響作用循環。
好比一開始講無明緣行的互動,再到行緣識的認知建立,然後一路再到受愛取有,整個就像麻花捲一樣。
所以要理解十二因緣論,我個人的解讀是由後反解到前,再由前一路講回到後,也是以循環式的解說。

沒有留言: